魏承泽 - 历史小说 - 大宋好武夫在线阅读 - 第432章 政坛常青

第432章 政坛常青

    皇家四海钱庄里,孙之文正在与王安石交割钱款。

    狄咏也是知道这事,所以趁此时候到的钱庄里。

    王安石自然是代表朝廷来还钱的,不过也是先还一部分,因为西北的钱陆续在运,并未全部运来。

    说来说去,还是狄咏左手转右手。西北的钱,那也是狄咏抢来的,甚至是狄咏“亲手”把那些财物换成的钱,李宪总管这事。

    但终究公私要分明,朝廷的就是朝廷的,钱庄的就是钱庄的。其中还有一些灰色地带,西北还有许多土地与财物,也是狄咏可以自己处置的,只要不往自己口袋里捞,甚至都可以由狄咏来处置。

    暂时而言,还没有人说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孙之文与王安石忙的事,那自然是先要连本带利去算,然后公文来去交割。

    两人工作,狄咏也未打扰,待得两人忙得差不多了,狄咏才派人去账房里知会。

    三司度支判官王安石立马到得前厅来见:“小狄相公啊,你可忙啊,我早已派人去你家下了帖子,竟然不见回信……”

    狄咏还真不知道这事,家中帖子堆成山了,便道:“子道,称一声子道即可,介甫兄,咱们之间,何必如此,当论私交……”

    王安石哈哈一笑:“旁人要与我论私交,那我定然不快,便觉得此人定有所图,倒是小狄相公要与我论私交,当真荣幸之至!子道就子道……”

    王安石,还真就是一个不太近人情的人,又臭又硬之辈。

    也是狄咏光环太大,如此功勋在身,枢相高位,还是胡子亲传衣钵,要与王安石论私交,那还真是此时王安石的荣幸。

    还有一点,那就是王安石与狄咏,显然真有私交,几番共事。

    狄咏也在笑,请王安石落座,开口:“介甫兄,这钱财交割,可还方便……”

    王安石摇着头:“繁琐非常,诶……倒也不知西北运回京要运到几时,三司清点也是费时费力,却又一钱也不能错,又得往钱庄里运,还得押送,虽是小事吧,却也忙得我团团转……”

    狄咏也摇着头:“天下钱粮,皆是如此运转,还当真是费时费力,还耗费钱粮,麻烦得紧啊……”

    王安石何等聪明,一听这话,心中便知狄咏话里有话,笑道:“子道何不直言?”

    狄咏也不客气:“介甫兄为度支判官,可有想过……让三司也在钱庄里开个户头?就好比此番三司还钱之事,只要在延安府的钱庄分店把钱存入了,转运衙门只需把存款的汇票折子送到京城里,把折子交给孙之文,如此交割,岂不方便许多?不仅省时省力,还少了押运耗费……其他事情,皆由钱庄代劳,收取一些汇兑费用即可。”

    狄咏这是要给钱庄弄来一个大客户,天下最大的客户,三司衙门。

    只要三司衙门用了一次钱庄,那就会用第二次,将来,朝廷的钱,皆走钱庄汇兑,那这生意可就不可同日而语了。

    别看押运一次,钱庄兴许会亏一些。但只要大量汇兑,钱庄甚至都不用押运了,比如从杭州往钱庄汇兑一百万贯,钱其实可以不必流动押运,因为京城钱庄里有这么多钱,直接给朝廷就是,杭州的钱直接存在杭州钱庄即可。

    这就等于白赚了一个手续费。

    甚至将来,朝廷的钱也可以不必真金白银给出去,就当一个数字存在钱庄,因为朝廷的钱也是要花出去的,还是分成各种小金额花出去的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比如朝廷账面有几百万贯在钱庄,划十万贯给河东某州府救灾,账册上交割即可,河东的转运使衙门直接在河东钱庄取钱就是。也不必从京城里押运过去,也不用给那么多现钱给朝廷。

    钱庄押运,只在于大账面上的管控,哪里分店缺钱了,就往哪里运一点。这手续费可就赚翻了。

    若是大商户,乃至百姓,都信任钱庄了,都把一部分钱存入钱庄。那钱这个东西,就都成了钱庄的一个账目来去……

    这就是狄咏的最终目的。若是能到达这一步,发行纸币的时机就彻底成熟了。

    其实纸币,就是这个账目的进化形态。连记名这件事都省略了,不记名存折,就是纸币。

    所以,狄咏需要努力说服王安石。

    王安石闻言,其实也在思考,思考了一会,说道:“子道这办法,自是极好,你一说,我也心动非常,但这事,非我一个度支判官可以决定,还得回去禀报三司相公张方平……”

    如今的三司使是张方平,这家伙,狄咏不太熟。

    “好,有劳介甫兄回去禀报商议,也是小事,后续还有许多钱要从西北运到京城,便是走钱庄的话,连点数这件事都给三司省了,八百多万贯钱,一分不差点出来,那也麻烦得紧……”狄咏加一点说服力。

    “那是那是,若是张相公应允了,那可不知省了我多少事,也能省了三司不少花费,子道放心,此事应当问题不大,本也是小事而已,张相公兴许也不一定当回事……终究是我来cao办的……”王安石点着头。

    这话王安石也没说错,这种具体事务,还真就是王安石cao办的,他只需要三司使张方平点个头罢了。

    说到新任三司使张方平,说巧也巧,他这个新三司使,正在见新宰相韩琦。

    张方平也是老人了,昔日里,西夏战事,他虽未在边关,却也是京城皇帝身边比较重要的谋士之一,之所以说他比较重要,不是当时他官职高,而是他肯去谋,没事就在皇帝面前发表对于战事的看法……

    那年月,他也年轻,皇帝也年轻,当时的皇帝,自是锐意进取,情感上也喜欢朝堂上的年轻人……

    而今,也都老了。

    政事堂里,韩琦与张方平,显然也是老相识了,两人寒暄几番。

    张方平落座在下手,又闲聊三五,回忆一下往昔岁月。

    然后才谈正事,韩琦开口:“招你来,有一事商议……”

    “相公自是开口吩咐,下官照办既是……”张方平答着,两人虽然官职上其实差不了多少,都是朝堂最高层,但张方平的态度上,却很恭敬。

    韩琦也不多说,直接又道:“西北得了诺大的疆土,其中田亩,财物……也就是说那些战利品,而今也未有个报备,朝廷一概不清楚,此事吧……说到钱财,终究是三司的事,这具体账目,总要有个报备。将来陛下问起,也好有个答复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应该,那是应该……”张方平连连点头。

    “其实……也是听闻西北那边,政事与军事,皆是不清不楚,还听闻有人私自拿田亩赏赐军汉,从军将到士卒,皆有……朝廷的土地,岂能私相授受?这事你也要过问一二……不论如何,也不能是一笔糊涂账,朝廷总不能连州府的田亩都不清楚吧?”

    韩琦还真不一般,西北军中事,他竟是这么快就知道了,不过也不难理解,他是老西北了,主政军多年,门生故吏岂还能少?

    “也听闻诸多官员在丈量了……想来不久之后便会报来……”张方平也答着。

    韩琦点头:“嗯,这就好,此事乃三司之下户部重中之重,便等你来报了。”

    韩琦说的话,自是都没问题的。但这动机……就不好说了,兴许也想着要拿捏某些人,比如狄咏。

    因为这些事,都是狄咏的过手的事。

    为何要拿捏狄咏?

    因为狄咏如今是高位,是枢密使。

    更因为狄咏,身为狄青之子,却不与韩琦亲近!这才是最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按照韩琦所想,狄青没事就来拜见,恭恭敬敬的,偏偏这个狄咏,只是以前匆匆来过一次,往后再也不来拜见了,连带朝堂上见面,也不显出一点亲近。

    这就有问题了。

    其中,自然还有韩琦心中对狄咏也有其他不爽,比如狄咏如今之功勋,让他这个也曾经在西北主军事的相公相形见绌……

    不论从哪点来说,韩琦,有意无意,主动被动,都要让狄咏吃点苦头,可大可小的苦头。

    就看狄咏的态度了,若是“回心转意”了,懂得尊重人了,上门来拜了,说上一番求情讨饶了,知道从此亲近了,那也好说。

    若是这狄咏居功自傲,那就不好说了。

    韩琦,还真很在乎这种事,昔日,冯京就是受害者之一。

    其实这种事,也是在宣示权威!

    韩琦韩相公,是仁宗朝,唯一一个当宰相超过两三年的人,他在仁宗朝,就当了五年多宰相,开了仁宗一朝的先河。

    这还不止,仁宗死后,韩琦在英宗朝又当了五年多宰相。

    这般一反常态的政坛常青树,宰相十来年,靠的是什么?

    韩琦最后因什么罢相的?

    神宗继位的时候,韩琦能牛逼到什么程度?牛逼到该他值班,他都不去。就是说,朝廷宰相也是要值班的,处理国家大小事,这是朝廷的规制,但韩琦就能牛逼到值班都懒得去。

    刚上任不久的神宗,才终于把韩琦这个十来年的宰相给赶下台了。

    韩琦其人,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不论于公于私,狄咏是真的都把韩琦得罪了,狄咏还未想定如何对韩琦发难,韩琦已然就先动手了。佩奇粉嘟嘟的大宋好武夫